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magneto X-men

以為在讀八零年代的舊雜誌,過往事件竟能指向現在

這次徵稿讓我讀到數本刊物,主要以三本出版於八零到九零年代的雜誌專文,來分享閱讀產出的果實。讓我最有感觸的是,各時代人們的思想感受至今仍有共感,當時面對的問題,來到現在只是不斷重覆。 那時代是十大建設完工後進入經濟起飛,歷經解嚴各種思想論戰從密閉裡蜂擁而出,且人心躁動的年代。《雄獅美術》刊載專文〈大羅孚辯對〉,傳達貝聿銘提出羅浮宮設計構想,長期經歷社會大眾、政府、評論家對此空間如何再利用的激烈討論和論述。《藝術家》一文 〈台灣藝壇走過八零年代〉 ,陸蓉之寫下八零年代藝術圈的種種陋習弊端 。《人間》雜誌則報導雅美族人在蘭嶼的家園怎樣被資本主義及觀光化給傷害。


1987年,關曉榮於《人間》雜誌刊載《蘭嶼記事系列》,10月號以〈觀光暴行下的蘭嶼〉述說1967年撤除山地管制而開放至今的蘭嶼,湧進大量來自台灣本島的觀光客,住居於此的雅美族人(今稱達悟族)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習俗嚴重被侵犯。彼時政府為國家長期發展方針與促進國民勞動力再生,鼓勵國人觀光休閒。本島人挾帶時代的經濟寬裕來到蘭嶼,對雅美族人和其生活型態充滿鄙視、獵奇,像是對其穿著丁字褲工作、闖家門圍觀進食指指點點。


觀光化使得雅美族祭典成了表演,婦女亦得跳頭髮舞來掙錢。原住民文化習俗觀光化讓我回想起過往相關新聞與事情,原住民得在觀光旅館門口跳舞攬客是最常聽到的事,事情的本質似變得荒謬,商品化漸磨損了事物意涵。


人間雜誌,〈蘭嶼記事系列〉,1987年10月號

1990年《藝術家》雜誌一文〈台灣藝壇走過八零年代〉(176期),提及美術生態舊有問題與陋習。譬如遴選作品,除少數公辦國際活動展覽是公開徵選,最高榮譽獎章或國外送展及推介常是秘密遴選,常被掌握在少數人及團體手上,甚至評審為非專業學者。對此,藝術家/藝評家郭少宗也曾寫文──〈「國際化」對「本土性」之爭─現代雕塑展的陣痛與誕生〉──批評參加者花兩年拚大型作品,平日卻從不思考雕塑的問題;同時評審方法的問題是未檢視其系列作或歷史作品。

《藝術家》雜誌176期

陸蓉之同時提及以公務人員法規聘僱的美術館人員未具專業素養,「北美館實為台北市政府教育單位下,一附屬機構,人事編制本身,原未為美術館功能而特定。已經老化到僵死的公務人員任用法規,凌駕於文化學術機能之上,無法因才任用是根本病因,人謀不臧豈非必然結果?」







後以此延伸讀到了《台灣美術》2010年一篇專文〈觀察我國公立博物館的發展現象:人員的晉用〉 ,爬梳博物館(包括美術館)用人問題的成因跟解決方案,自陸蓉之寫文談及八零年代陋習,至今已過了二十幾年,《公務人員任用法》也經多次修改,此專文作者薛平海認為應重視採用公務人員法條, 非任意使用《教育人員任用法》,而發生首長政治酬庸用人、聘學者擔任館長及研究員的情況,完全改變了我從《藝術家》雜誌得來的觀點,想想經過了漫長發展也很合理。


《雄獅美術》第200期,〈大羅孚辯對〉

《雄獅美術》第200期(1987年),刊出專文介紹羅浮宮的歷史脈絡、貝聿銘設計金字塔的概念,以及執行上所經歷的各方難關。羅浮宮起初於1920年作為防禦外敵的設施,後來改為監獄,再轉為皇室宮庭住宅並存放收藏品,後再改為辦公大樓,最後才於七零年代成為美術館空間。「 從1973年開始,法國大革命的臨時政府為解決羅浮宮的荒廢破敗成為都市惡瘤的疾患,決定將這地方改為美術館,陳列皇室收藏。(......)它原本功能為宮廷住居用途,所以轉換成美術館後必然會造成諸多不適,在建築空間上就會產生很多不能使用的死角,」


《雄獅美術》雜誌,第200期

沒想過羅浮宮得以完成,經歷了市民對文化空間不同想像的長期激烈交峰,也得知貝聿銘延續其發展脈絡,運用現代化材質及採光考量構想出金字塔。撰文人陳傳興翻譯並大量援引羅浮館檔案及新聞,呈現所有的過程,對此十分欽佩與感念。







《台灣藝壇走過八零年代》提及人事錄用的弊病也於薛平海二十年後的專文調查中一再重演、現今文化古蹟如果要重新整頓、拆除,或規劃新的使用方向也會引發激烈討論、原住民家園與文化習俗朝向商品化和觀光化,此情況在現代社會亦不陌生。透過閱讀數十年前的刊物,當時人們的感受與想法,現今我都能有共感,而發生的問題也一再重覆,都關於人的生命與生活習題。

9 次查看

Comments


bottom of page